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保护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非遗”保护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能否确定具体传承人及传承方式。用现代化手段将他们的口述史,即传承历史、制作技艺以及生态环境加以讲述和记录,对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至关重要。非遗的传承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象,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收集与整理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拜访中国乱针绣传承人,中国彩绒画创始人宗白易先生,发生在 9月4日,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在老先生的画室里,一下涌进团队9名队员,空间立刻胀满,童颜鹤发的宗白易老师正在刷着手机新闻,书桌上摆着参考资料,以及旁边画架上放着的焦裕禄画像与创作了一半的素描作品。90岁的宗老师见到我们的到来很是开心。也许是久寂的画室难得的迎来这么多访客,连墙上的作品也显得熠熠生辉。
宗白易老师先是带着我们参观了他所创作的乱针绣作品,刚进门时看到桌子上摆放的猫猫和风景画时,以为是画出来的,经过宗白易爷爷的介绍后凑近一看才知道那是用针绣出来的,猫猫的旺盛的毛发画面上展现出的立体感像磨了很久的精微素描,墙上挂着的风景画的不羁又严谨的画风像是用毛笔画出的水墨画。
作为美术生出身的我更感兴趣的是彩绒画,房间矗立着毛主席彩绒画作品,其伟岸和真实感更是令人肃然起敬。层层堆积出来的毛线有种油画的肌理感和雕塑的浮雕感,更令我感觉到熟悉,就如同宗白易老师所介绍说的“东方油画”概念。宗白易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他制作彩绒画的工具和材料,毛线被抽丝成很细腻的丝,各种颜色的线放在一个袋子里随意又仔细的收纳更显宗白易老师彩绒画作品的成熟。因存放空间可展示的作品有限,宗老师还热情地赠送给团队三本他的作品集,里面所收录的摄影、绘画乱针绣以及彩绒画的作品也表达出了老先生对艺术独特的理解。
在这个快餐式时代,我们年轻人对这种艺术品制作的耐心似乎逐渐降低,宗白易老师看到我们对非遗传承感兴趣,表现得很是感慨,他说很欢迎我们年轻人来参观学习,即使不从事这一行,也很愿意看到我们年轻人对非遗关注。